小小葫蘆杯化身“文化大使”,讓中華傳統文化“走出國門” ──長在葫蘆上的“非遺”

2023-08-22 14:36:55    來源:天津日報

在不久前結束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,一個精美的范制匏杯──頒瓟斝被外交部選為國禮贈給外賓。這個小小的葫蘆杯化身“文化大使”,將寓意“福祿”的美好祝福傳遞四海。它的制作者就是國家級非遺項目“葫蘆廬”葫蘆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偉,他用了5年構思并創作了這個蘊含著深厚中華傳統文化的工藝品。


【資料圖】

研發千余種文創產品

探索非遺活態傳承新路徑

“‘頒瓟斝’范制匏杯的靈感創意來源于《紅樓夢》中所記‘妙玉奉茶’橋段。”趙偉介紹,“此匏杯珍貴之處在于它的工藝復雜,外形圖案為饕餮紋,側面有凸出的獸首,底部為三個立足,這些在范制葫蘆工藝中難度大,上品的頒匏斝少之又少,非常難得。”

趙偉還復制了我國唐代范制葫蘆“八臣瓢”,“八臣瓢”現收藏于日本的博物館。他說:“八臣瓢是現存的范制葫蘆實物中最早的一個,證明了我國是制作范制葫蘆最早的國家。八臣瓢上的圖案都是中國的歷史典故,有孔子拜訪榮啟期、鬼谷子為學生講課、‘商山四皓’三個故事。我查閱了大量資料,做了模具,把它還原了。將咱們的古老技藝傳承下去,一直是我的心愿。”

中國的葫蘆種植可上溯至河姆渡文化時期,數千年的歷史綿延衍生出多彩的葫蘆文化。從載物的葫蘆瓢到寓意吉祥的“福祿文化”,葫蘆的原始功能逐漸淡化,但也由此生發出更加廣闊的文創空間。

目前,趙偉完整地繼承了傳統葫蘆種植技藝和傳統加工工藝的所有流程,種植葫蘆品種多達300余種,已研發葫蘆相關文創產品1000余種。其中,他利用范制技藝將葫蘆做成匏杯、香爐等,蘊含著厚重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;而茶具、花瓶、鼻煙壺等葫蘆工藝品,打破了人們對葫蘆的傳統認知;他與高校合作開發的文創產品,涵蓋葫蘆擺件、葫蘆掛件、葫蘆燈、葫蘆表、葫蘆飾品等品類,時尚新潮,富含年輕元素。

趙偉曾多次攜“葫蘆廬”作品出國參展,足跡分布法國、意大利、葡萄牙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,其作品不僅被外交部選為國禮,還被北京冬奧會博物館、薩馬蘭奇博物館收藏,并被評為天津禮物、長城禮物、張家口禮物、新疆禮物。

這些實用又不失精巧的非遺產品將傳統與現代藝術化地熔于一爐,實現了傳統文化“尊古不泥古,守正不守舊”的創新表達,為非遺的活態傳承探索了新路徑。

千戶村民試點種植

助力鄉村振興

在暑熱尚未退去的8月,華明街道范莊村村民孫合泉種植的20畝葫蘆長勢正旺。和普通的葫蘆藤有所不同,一部分初具雛形的小葫蘆被套上了造型各異的透明模具。孫合泉告訴記者:“再過兩個月,這些成熟的小葫蘆就是帶動致富的‘金疙瘩’。”

“葫蘆廬”葫蘆制作技藝有范制、烙繪、醒模、彩繪等,其中以范制最為繁瑣復雜,從前期種植到后期加工、制作,需要36道工序,不僅工序多,而且成品率低,傳統范制不足五成,因而市場價值相對較高。

每年霜降前后,都是范制葫蘆開模驗葫蘆的日子。趙偉說:“營養不良的葫蘆會縮在模子一角,營養過剩的葫蘆會脹裂了模子,都不能成型。開模的過程跟拆盲盒一樣。”

近年來,趙偉在恢復范制葫蘆技藝的同時大膽創新,利用3D打印技術嘗試用塑料模具代替傳統材質模具,提升成品率,降低種植難度。為了更好地推廣范制葫蘆種植,今年,他與寶坻、東麗等區的33個鎮、58個村的1000戶村民開展試點種植,幫助農戶增收,用非遺產業帶動鄉村振興。

天津市寶坻區牛莊子村是遠近聞名的“葫蘆村”,從村口處兩列整齊的葫蘆造型路燈,隨處可見的葫蘆主題墻繪,到國內首個葫蘆博物館,精心打造的“葫蘆廬”小鎮已成為該村“以文興旅”的帶頭項目。村黨支部書記張連會介紹,為深耕葫蘆產業主題,村里嘗試在農戶庭院中種植葫蘆,并結合國家級非遺項目范制葫蘆技藝,讓庭院中長出工藝品。他說:“我們以農戶家庭為基本單位,利用房前屋后等空閑土地,因地制宜,進行特色葫蘆種植,特點是投資少、收益快,還能與旅游多元互促。”

現在正值葫蘆的快速生長期,趙偉每周都要到幾個種植大戶的地里觀察葫蘆長勢,指導村民套模、養護。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“經濟賬”:“一棵葫蘆秧能結出幾十個小葫蘆,我們為村民設計了塑料的范制模具,因為模具透明,可以直觀地看到模具里面葫蘆的生長情況,提高了成材率。和普通的觀賞葫蘆相比,范制葫蘆的市場價值要高出好幾倍,收益非常可觀。”

讓非遺走進生活

文化創新賦能傳統非遺

“葫蘆廬”中的“廬”意為“房子”,“葫蘆廬”就是制作葫蘆的房子。趙家四代傳人將自家制作葫蘆的工藝傳承至趙偉這代未曾間斷。在“葫蘆廬”藝術館里,陳列著趙偉收藏的從清朝傳承至今的1300多件種植范制葫蘆使用的模具。從巧奪天工的傳統“八不正”范制葫蘆,到葫蘆燈、葫蘆表、葫蘆飾品等形形色色的衍生產品,這里既有古老范制葫蘆技藝的時代遺存,也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現代印記。

非遺葫蘆制作技藝只有通過創新手段在當代生產生活實踐中達到“保鮮”,才能獲得強大的文化生命力。趙偉的“一招鮮”在于能夠及時地捕捉市場脈動,利用自己的創意、技藝,與新媒體傳播相結合,保留非遺的文化核心,進行創新性發展和改造。

在不斷地創新實踐中,趙偉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經驗做法:“首先要保證葫蘆制作技藝傳統文化藝術的‘原汁原味’,不走樣;同時,圍繞如何進一步發揚非遺文化,采取靈活多變的舉措,讓非遺文化通過多個載體、多種方式進一步打響知名度,吸引更多人參與到非遺傳承、傳播工作中,讓活態傳承結出豐碩的果實。”

天津大學教授、非遺研究專家馬知遙表示:“‘葫蘆廬’一直走在創新的路上,建了專業的葫蘆博物館普及葫蘆文化,并且讓葫蘆走進日常生活,不僅包括各式各樣的葫蘆工藝品,還衍生出葫蘆宴、葫蘆酒、葫蘆茶,讓非遺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才是當下非遺傳承發展的重要途徑。”

關鍵詞:

相關新聞
相關新聞
v 小小葫蘆杯化身“文化大使”,讓中華傳統文化“走出國門” ──長在葫蘆上的“非遺” 2023-08-22
v 青海再添稀有鳥類新記錄鉗嘴鸛 填補我國高海拔地區分布空白 2023-08-22
v 光大期貨點評:豆粕大幅回調意味著轉向嗎? 2023-08-22
v word文檔里的小方框如何打勾 word文檔中小方框怎么輸入 2023-08-22
v 溫州龍港市掛牌1宗商住地 起價約1.92億元 2023-08-22
v 怎么計算每月養老金領取金額?貴州養老金計算公式2023舉例最新 2023-08-22
v 《黑神話:悟空》首次線下試玩:畫面卡頓 13700F+RTX 4070配置最好 2023-08-22
v 陸金所控股二季度凈利環比增長37% 擬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業務 2023-08-22
v 四維圖新披露半年度報告 營業收入15.01億元 同比增長9.71% 2023-08-22
v 大新銀行料香港今年通脹2% 2023-08-22
v 尖銳濕女性初期疣圖片(尖銳濕疣的早期癥狀圖片) 2023-08-22
v 甘肅成為全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 2023-08-22
v 2023年8月28日起北京朝陽區十里堡南里西路部分路段單行交通管制 2023-08-22
v 劍河:年輕新秀球隊勇奪“村BA”季軍 2023-08-22
v 睿璟生物攬獲甲狀腺結節基因檢測第一證 2023-08-22
v 前7月我國與金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19.1% 2023-08-22
v 外觀造型更加兇悍 新款BMW X6/X6 M官圖 2023-08-22
v 偉明環保:8月21日融資買入1473.32萬元,融資融券余額3.5億元 2023-08-22
v 甘肅省水利部門抗旱情保供水護民生 2023-08-22
v 全程智能管護 全年高效生產 2023-08-22
v 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超5000萬噸 2023-08-22
v 各地多措并舉確保糧食豐收 2023-08-22
v 畜禽種業發展堅實推進 2023畜禽種業發展論壇舉辦 2023-08-22
v 永信至誠(688244):技術指標出現看漲信號-KDJ 低位金叉(08-22) 2023-08-22
v 寶刀不老的意思(關于寶刀不老的意思的基本詳情介紹) 2023-08-22
v 遠洋集團:境外關聯公司2027、2029有擔保票據豁免違約 2023-08-22
v 依嶺而建、景致獨特的長嶺村 2023-08-22
v 中船防務:8月21日融券賣出12.94萬股,融資融券余額4.45億元 2023-08-22
v 沒工作可以貸款買車嗎(沒有工作的可以貸款買車嗎) 2023-08-22
v 長江青海段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持續向好 2023-08-22

種植基地網 版權所有©未經書面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
京ICP備2022022245號-33
聯系我們: 435 226 40@qq.com